网站首页 楹联文化 最新动态 会员作品 学友互动 文艺集萃 关于我们
公告: · 加入收藏 · 设为首页
  ◎ 您现在的位置:楹联文化 > 理论研讨 > ->正文阅读
谈风景联创作
小贴士:双击自动滚屏    文章来源:http://www.cqylxhw.com/    更新时间:2015-04-02 16:27:52     查看次数:0 人/次    


谈风景联创作
刘大川

    风景联是描写风景为主的对联,多悬于名山大川、园林别墅等地。
    有些联,虽写景点,却借用此地的人文典故,或直接议论抒情,但不是以写景为主,当不是风景联。如曾昭寅题湖南桃花源水源亭一联“村舍俨然,笑渔人迷不得路;水源宛在,偕太守常来问津”,化用了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的词句,当不属于风景联。又如薛慰农题南京清凉山联“四百八十寺,过眼成墟,幸岚影江光,犹有天然好图画;三万六千场,回头是梦,问善男信女,可知此处最清凉”,上下联直抒胸意,多议论,景反而成了点缀,也不属于风景联。
    风景联以写景为主,也不绝对,要求字字写景。它可以寓典故于景中,与景浑然一体,景即文,文即景,这是可以的;也可以寓情于景。创作风景联,因只写风景,少了一些凭借,很考功夫,难度自然加大。如何创作出好的风景联?
    一要写得“准”,即要抓住风景的特点。
    如济南趵突泉联:
    平地忽堆三尺雪;
    四时长吼半空雷。
    此联直接写趵突泉两特点:一是泉涌之高,一是声音之大。
    二要写得“活”,写出景致的情态情趣。
    《红楼梦》中“大观园试才题对额,贾宝玉机敏动诸宾”一回里,说到“沁芳”,贾宝玉的对联是:
    绕堤柳借三篙翠;
    隔岸花分一脉香。
    “篙”即竹,本来柳与竹各不相干,一个“借”,既把两者联系起来,也赋予了柳的情态。“分”亦然,写出了花的友善。
    时常见到此景,溪中乱石一片,水从石缝间流过;又看到山间云雾缭绕,山顶没于云中。水与石,云与山,似乎自然如此,没有情态,然广东肇庆七星岩壁立亭联中一“争”一“携”,就把水与云的情态写出了。其联是:
    水与石争地;
    云携山上天。
    三要写得“朴”,似不带机心,无雕琢痕迹。
    如云栖寺一联:
    水向石边流出冷;
    风从花里过来香。
    泉水流出自然会冷,风从花里过来自然带香,本来如此,似乎不用多说。作者却这样写,于不高明处显高明。这类联多就地取材,采用直觉写法,返璞归真,顺手拈来,见淳朴,有童趣。其它的如郭恩赓题山东滩坊复园联“荷风送香气;山月含清辉”,康熙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“石激水流处;天寒松色间”也如此。
    四要写得“宽”,不囿于此时此地,拉大时间与空间,思接千载,地接万里。
    如薛时雨题江苏南京清凉寺扫叶楼联:
    一径风声飘落叶;
    六朝山色拥重楼。
    “山色”前加“六朝”,既点南京,又给人历史感。又如峨眉金顶一联“山川幻银海;天地见洪蒙”,“洪蒙”一语,自然让人从现在想到天地混沌时的状况。
    又如湖南岳阳石城山联:
    烟光随地尽;
    水色到天无。
    此联不写此时此地之景,而写所见之景。极目而望,烟光,水色,消失在天尽头。
    五要写得“巧”,嵌上景点名。
    请看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这样一副联:
    万顷湖平长似镜;
    四时月好最宜秋。
    此联采用了嵌名手法,在联句中不同处散嵌“平湖秋月”四字。虽是嵌名联,却无雕琢痕迹。
    创作风景联的方法很多,这里略举五种。虽说风景联写的是风景,但不是纯粹堆砌景象,也要灌注“意”,力使景与意浑然一体,形成意境。形成意境,当是风景联的总要求。
    如西湖湖心亭联:
    波涌湖光远;
    山催水色深。
    此联体物很细,一“涌”字,一“催”字,使山、水、湖、波直如活物,有灵动阔厚之意境。又如青城山一副联“苍亭古木花间月;暮柳秋云水底天”,此联用列锦句式,含空灵、淡然、古幽的意境。
    总之,风景联创作要体物细,与境合,景淳美,寓情趣,有意境。
    (作者:刘大川,男,45岁,重庆市楹联学会副会长,璧山区楹联学会会长,中国楹联学会会员11029。)

 相关信息列表:
· 玉带河生态文化公... · 优秀楹联创作征集... · 谈谈重庆影视城的... · 中国八大名山对联... · 2018年“新时... · 酷暑春风至 佳联...
· 冯泽尧对联选 · 重庆景圣中学师生... · 庆国庆中秋诗联 · 璧山邀请咸丰收来... · 衡水道安文化研究... · 无理而妙,难解而...
 打印此页 | 关闭此页   
| 楹联文化 | 最新动态 | 会员作品 | 学友互动 | 文艺集萃 | 关于我们 |
Copyright © 2002-2022 重庆市楹联学会-重庆楹联网 版权所有  渝ICP备案:渝ICP备13002673号-1
地址: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81号4幢101室 邮编:400015 信箱:cqyinglian@qq.com cqsylxh@sina.com   联系电话:(023)63895598 本网站建议您使用IE浏览器。发布信息来源为投稿及网络,作者个人观点文责自负。